2011年5月12日 星期四

步行日誌

拒絕乘搭巴士後,行路多了,寫寫步行日誌吧

4月22日受苦節步行日誌:

九龍灣->九龍城(午飯)->紅磡(教琴)->尖沙咀->(船)->灣仔->炮台山(受苦節崇拜)

原本$17.90的車費,當日$3.00搞掂。行這麼多路,晚上要彈風琴,最初有點擔心腳會很累影響發揮,結果無事,對腳沒影響,順利完成,感謝神。

5月12日步行日誌:

樂富(經九龍塘)->何文田(等老婆)->旺角(行街吃飯)->紅磡(教琴)->(船)->北角->筲箕灣(到岳母家吃飯)

這天是11年來最早的酷熱天氣,勁出汗。由旺角行到紅磡,25分鐘可以行完,與乘搭巴士相差無幾。這次亦是新渡輪北角線加價後,我首次乘搭北角線,竟然是「新輝拾」,就當作付多一元,乘搭高速船,不過就這次遇上吧 :D 。如果下次有機會再搭北角線,相信未必會遇到高速船了。

星期一步行日誌:

北角(教琴)->灣仔->(船)->尖沙咀->京士柏(教琴)->愛民(教琴)->紅磡(接老婆回家)

自從新渡輪北角線加價25%後,就減少乘搭了,改為步行至灣仔乘搭天星小輪,除非有新學生 :)。其實北角行到灣仔,約行35分鐘。如果搭電車,時間相差無幾,落車亦要由莊士敦道沿天橋行去碼頭。

每天都會由寶琳行去尚德,拍一拍「港鐵特惠站」,車費減$2.00,前往部份地區比起在寶琳乘搭最高可節省$3.80。

當然,會有人認為很花時間,我的回應是:一個人必須做運動的,做運動也要花時間吧,我這種方式,既慳錢,又達到做運動的目的,記得香港醫學會建議每日行八千步嗎,不僅可從健身活動中獲得棈神愉快感,而且有助消耗卡路里,降低人體內膽固醇,幫助降低血壓,控制血糖含量,降低都市病的發病率呢!

2011年5月10日 星期二

量入為出

「量入為出」,是我一向同意的,所以對「優質服務」不以為然,服務水平不高並不是壞事。一看到此很多人不同意,我的回應是:素質是成本之一,越高品質成本也會高。服務的對象倘是像某某集團董事經理,走高檔路線沒問題;服務對象是平民大眾之類,標榜優質就是大問題了。很多人不明白羊毛出在羊身上之硬道理,而且「又要馬兒好,又要馬兒不吃草」,只能說,這些人實在是笨蛋,無知的笨蛋。

近年,香港人追求優質,比其他地區的人為高,反映香港消費者對奢侈品或名牌產品有著特別的迷戀,為何?廣告洗腦是主要原因之一,廣告不是清楚介紹產生功能,而且令人產生欲望、自豪,因此,追求優質成為香港市民的共同目標,為了達到「改善生活」的「理想」,不論貧富皆胼手胝足努力奮鬥。正面看,可以提升人的上進心,但與此同時,卻有不少人在過程中放棄了追求其他人生價值的機會,更嚴重的會迷失了自我,墮入只有消費才會開心的深淵。

所以,大型購物商場已變成市民消費娛樂的活動,所鼓吹的是,你在裡面消費吧,這數小時不會悶的。而大型購物商場內的,都是一式一樣的連鎖店,這些連鎖店多走高檔次的,往往罔顧市民的負擔能力。你要消費,等於要用錢吧,那麼錢從那裡來?當然是工作得來吧。但近年,信用卡大行其道,已經令市民不考慮自己的經濟能力去消費。無力還款?找「孖寶兄弟」借貸吧。因此,商戶成功獲得豐厚利益,而商品是否配合市民實際需要,它們不會理會。

其實平民式或低檔次生意一樣可以客似雲來,就如深水埗鴨寮街所賣的都是二手貨,但不見得人流缺乏。來到這裡光顧的都是貪廉宜,只要夠平,一定會有人要。二手貨之所以有市場,都是因為比一手貨廉價吧。價格上有優勢,一樣吸引到顧客,不一定走高檔才賺到錢,關鍵是成本能否保持低位罷了。

以交通工具來說,香港收費廉宜的數以電車為最,但是電車的車廂佈局就簡陋得多,未翻新的電車下層是硬木椅子,上層座位則是硬膠造的。電車車齡起碼不止廿年,很多都沒有先進的電腦系統,又沒有空調設備。電車,是走廉價路線,其車廂不見得冷冷清清,因為電車收費特低,連巴士也比不上。(在今天,電車已不屬地產商擁有,可以搭過飽)

以廉價作招徠,是會受普通平民歡迎,諸多挑剔的人,隨他們吧,到他們想省錢的話,就不是講求品質的問題了。

2011年5月1日 星期日

我看九巴加價

九巴於2011年5月15日加價,對我影響很小,自從開始拒絕地產商後,乘搭巴士的次數寥寥可數,而九巴更一次都沒有乘搭過。不過,仍覺得今次九巴加價感到不合理。

九巴的盈利接近十億,然而巴士是工具性多於消費性,所以公共事業在任何的經濟環境,市民都要選擇,不會今年賺十億,翌年只有一億。九巴加價理據,其中一樣是鐵路令它們客量減少,所以要加價。這理據相當牽強的,鐵路的競爭,必會對巴士車資的水平有約束。或者這樣說,經營巴士的成本太高了,所以必須要降低成本,重整資源,減少不必要浪費。

巴士有浪費嗎?有。一些客量少的路線現在竟用上巨型巴士,這種情況說沒有問題,就才是大問題。而客少的路線以頻密班次服務,也會增加不必要的成本。筆者見過在新界郊區,一些巴士路線用十二米的雙層巴士行走,但是其載客量,卻長期連一半也不到。

有些人指,九巴近年在不少路線私自收車減班,其實就是反映了九巴正在減低不必要的成本,固然九巴的做法很不義,但必須明白「羊毛出在羊身上」這硬道理,客量不高的路線,卻要以頻密班次行走,其實是浪費資源,浪費資源後再來加價,很不合理。

九巴要收車減班次,可以!請如實列出實際的班距,不要用旁門左道,令乘客難以掌握候車時間,明明列出十分鐘內有一班車,卻要乘客等超過十五分鐘,然後又要加價。申請加價又要獅子開大口,讓政府還價,令九巴成功加價之餘,還讓政府好像做好心「成功」為市民減低加幅後,九巴還要「扮可憐」,說加幅不足彌補通脹。而且,市民完全沒有機會參與公共服務加價申請的審議,只有硬食加價。

無奈中,如路途不太遙遠,跟我一起以步行待步,或者踩單車待步吧,以步行或單車慳車費,又可以強身健體。其實,往返部份地區,不會慢過乘搭巴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