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3月31日 星期四

休息的藝術

最近,我經常跟學生去想像一個情況:如果香港的學校,每週七天都要上課,上課時間朝七晚十一,沒有小息、吃飯時間,沒有假期,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需要回校,放學後認為睡覺都花時間,所以給予很多功課,功課做到翌日繼續回校。學生的回應多數的是:「我會很辛苦」、「經常打瞌睡」、甚至有回應「自殺率一定很高」。

當然,以上情況很匪夷所思,我用這比喻本身提醒學生,彈琴一定要留意休止符,音樂沒有休止符,即使音樂旋律如何美妙,沒有呼吸的空間,都不會是好的音樂。

但是,我在想,以上情況,香港有趨勢走向這情景的,有學生稱有老師佔用他們的小息時間繼續授課,直至下堂老師已到課室仍未捨得離開;午膳時間佔用近大半小時繼續授課,令學生只餘下不足半小時吃飯;我有學生在星期六要回校上課,稱教不完書要加堂,星期日我也見到不少學生穿著校服;晚上九時許十時,我亦見到有學生才準備回家;長假期呢,有老師為免學生心散,也要回校。睡覺呢,有不少學生對我說,因為功課很多的緣故,每天只能睡兩、三小時。

活在香港,社會急速發展,長時間工作和讀書已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,而且人人都講求高效率,一刻也不能遲緩,這種生活模式催逼我們不敢停下來。我們常常拼命工作和讀書,因為我們害怕所得的不夠豐富,甚或會失去。

資訊科技發展、全球經濟一體化及消費主義不斷膨脹等因素,令都市人生活繁忙,如有人需要在晚上透過視像會議來工作,令工時延長,每每影響都市人的家庭生活或個人健康;而為了滿足社會的要求,即使同學、同事、部門之間都存在競爭,心靈沒有一刻能放鬆。這些使人透不過氣來的繁忙生活,令心靈得不到喘息,緊張、壓力、焦慮、懼怕等心理狀況,更叫人不得安寧,掠奪了人的心靈空間。

其實一切都反映了我們沒有信靠神。當我們堅持休息時,便可體會神的供應使我們沒有缺乏。舊約時代神要以色列人學習放手,轉向依靠神,不要自以為能夠操控人生。我們也要學習放手,才可讓神在生命中工作和讀書,使我們得享安息。

神設立的安息日,是十誡中的第四誡(出20:8),由此可見,安息和安息日在神眼中是何等重要。今天我們能否在忙碌生活中持守安息日?「安息」表示停頓的韻律。現代人最大的衝擊、危機,就是耗盡。不斷地工作、活動,無休止的付出帶來了很多影響,包括:容易疲累、厭倦,縱然活動頻繁或接觸很多人,但內心卻是疏離的感覺,繼而產生煩躁,甚至迷失的感覺,這是因為我們不自覺把價值建立在有限的目前上。

神設立安息日,正是提醒我們,生活的規律是有工作也有停頓。停頓時,人能享受生活的一切,更能騰出空間數算生活所經歷的,並有機會檢視自己生命的實況。

當然,有人大條道理說,停下來浪費時間怎可以呢?我並非說做人不要努力,請認真思考這句吧「人若賺得全世界,賠上自己的生命,有甚麼益處呢?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?」(太16:26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